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計算機與人工智慧—圖靈的貢獻

電腦對我們到底有多重要?土豆愛呷「電腦撿A」,彩券要買「電腦選號」的,電競打LOL要挑「電腦規格」,連考個試都要「電腦閱卷」,我們現在生活的大小事幾乎都離不開電腦。

說到電腦這個20世紀以來的偉大發明,就會想到艾倫·麥席森·圖靈(Alan Mathison Turing,1912年6月23日-1954年6月7日),他是來自英國的計算機科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密碼分析學家和理論生物學家,更被視為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之父。

從一般家用電腦到超級電腦,全世界的電腦至今都是採用馮.紐曼架構,以二進制進行運算。而馮.紐曼架構正是以圖靈於1936年提出的「圖靈機」(Turing Machine)為概念,進而設計出第一部通用型計算機。事實上圖靈機只是一種抽象計算的運算模型,並不是具體的機器。

圖靈於1950年提出的「圖靈測試」(Turing Machine),為現正發展的人工智慧科學(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提供了開創性的構想。我們以第三者對於人類與電腦的反應達到真假難辨的程度,來做為對人工智慧發展的一個判斷。

讓機器具備人工智慧,是為了提供更聰明、更精準、更貼近人類需求的服務,例如:訓練機器判讀醫療檢查、檢測、掃描的數據並與疾病、基因等資料庫連結,進行比對與分析,就可以快速而精準地完成個人疾病判斷與醫療建議,進而掌握疾病的預防與診療。這樣的應用,相信在電腦效能持續推升與人工智慧的急遽發展下,很快就會實現。

國研院國網中心因應AI時代的來臨,在科技政策的支持下,將著手建置國家級AI 研發與雲端服務基礎建設,發展前瞻智能應用之軟硬體技術與服務。未來有一天,我們吃的土豆不僅是「電腦撿A」,還可能是電腦種的,是根據每個人不同的基因需求而精密計算過,為不同個體所栽種出的土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