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咦?疑?胰?—胰臟的冷知識

糖尿病對現代人來說是很常見的疾病,胰臟和胰島素的重要性如今也已廣為人知。不過你知道胰臟被發現的過程嗎?你曉得在以前其實胰臟根本就沒有被當作是「器官」嗎?來認識你不知道的胰臟,也增加對身體器官的了解喔!

胰臟在人體的位置胰臟在人體的位置

被誤解的胰臟

古代埃及文獻中裡面認為胰臟比較像是一塊「普通的脂肪組織」,而在傳統中醫指的五臟六腑(*註釋1)裡,也沒有胰臟這個具體的名詞。根據《維基百科》指出,胰臟在清代曾被中醫認為是只有「夷人」(外國人)才有的東西,這才造就了「胰臟」這個名稱的由來。可見在這漫長的幾千年來,「胰臟」的生理功能一直被誤解了;人們也許知道在人類和其他脊椎動物的腹腔裡有這麼一團東西,卻誤會了它的功能。

註釋1:《黃帝內經:素問 五臟別論篇》記載,五臟指的是肝、心、脾、肺、腎,而六腑則是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

直到1869年,也就是距今不過150年前,病理學家保羅.蘭格爾翰斯(Paul Langerhans)才意外發現,原來這個外觀毫不起眼的東西不是脂肪組織,而且在顯微鏡下還可以觀察到極為特殊的顯微組織結構。不過直到那時候,還是沒有人清楚「胰臟」實際的功能到底是什麼。

顯微鏡下的小鼠胰臟,可以分成兩種不同的組織型態: 1.外分泌組織:幫助消化 2.內分泌組織:控制血糖顯微鏡下的小鼠胰臟,可以分成兩種不同的組織型態: 1.外分泌組織:幫助消化 2.內分泌組織:控制血糖

科學試驗的困難

如果依照現代醫學的角度來思考,想知道某個神秘臟器所扮演的角色,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透過手術摘除。在「失去」的條件中反推:在「正常」的狀況下這個臟器所執行的功能。但實驗的前提是:手術得要成功,而且該個體必須至少存活一段時間,這樣才足以進行各種測試。

不過在19世紀中葉,要執行一個像樣的外科手術其實困難重重。畢竟在那個年代微生物學的概念也才逐漸成形,醫生們才剛剛爭論完「洗手」對手術後感染風險的重要性,而且像磺胺類藥物、盤尼西林等藥品都還要再等約莫40年後,也就是直到20世紀初才會問世。因此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任何外科手術的行為所造成的死亡機率,都遠遠大於手術本身所能夠帶來的好處,也因此當醫療行為到需要進行手術時,常常都已經是無藥可救才剩下的最後選擇了。所以也可以想見,當時根本不會有「人」願意接受「摘除藏器」這種高風險的試驗。

然而科學界對於胰臟功能的探討並未因此而停止下來,既然不能在人身上執行,只好轉向其他的物種。不過挑戰同樣存在,因為手術後成功存活的機率實在還是太低了,以至於大部分的結論都朝向同樣一個結論:動物切除主要臟器後無法存活。也許從現今的角度看來有部分未必是事實,不過在1880年代的末期,主流的學界仍停留在這些歸納出來的結論裡,因此認為主要臟器都是維持生命所不能缺少的,而這其中也包括了胰臟。

重大的發現

一直到了1889年左右,外科醫生梅倫(Joseph von Mering)與明考斯基(Oskar Minkowski)因為不同的論點起了爭執,梅倫堅持動物無法在胰臟切除後存活,而以精湛的外科手術聞名的明考斯基則篤定能夠完成存活手術。之後兩人走進實驗室,攜手完成了史上首次記載的「全胰臟切除手術」,他們切除狗的胰臟,並成功讓這隻狗在手術後活下來。然而他們發現手術的動物在胰臟切除後尿中含糖,該動物變的煩渴、多尿、虛弱,而且還有體重下降等生理現象。

沒錯,他們發現的是典型的糖尿病症狀,這些現象對現在的醫界相信並不陌生。但其實根據古老文獻,糖尿病的症狀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記載,然而人類醫學史的演進,卻一直要到大約130年前才終於瞭解到「胰臟在血糖控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且這距離保羅.蘭格爾翰斯在1869年發現胰臟顯微結構的時間也已經又過20年了。這兩項重要的線索也直接導致了後來「胰島素」的發現,不過那是再過30多年後的事了。

本文作者: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實驗動物中心 宋向軒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