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讓自駕車安全無虞 國研院與成大合作研發全方位檢測驗證技術

由科技部及所屬國家實驗研究院負責建置的國內首座封閉式自駕車測試場域「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即將於225日正式開幕。國研院與成功大學今(2/23)日簽署「推動自駕車驗證場域研發合作」備忘錄,為打造完善的車況檢測系統攜手合作,期許在雙方資源與技術投入下,未來自駕車不論面對什麼樣複雜的環境,都能安全無虞。此一合作也可望促進台灣智慧車輛相關產業蓬勃發展。

合作備忘錄由國研院王永和院長與成功大學蘇慧貞校長代表簽署,成大智慧車輛研發重要推手電機系莊智清教授也向在場人士介紹成大的智慧車輛,讓人一窺成大開發人工智慧關鍵核心技術與跨領域整合的能量。

成大在2017年開發出AI智慧駕駛車原型車,成大蘇慧貞校長表示,基於成大跨領域整合的優勢,成大團隊的自駕車成形有別於其他單位發展自駕車的模式,除了自國外進口車體外,其他關鍵技術核心包括感測處理、決策判斷、控制驅動及系統整合等,皆由成大電資學院、工學院等師生齊心戮力合作完成,歷經一年多的測試校正,已於2019年初在成大歸仁校區進行動態測試。

科技部生科司莊偉哲司長(左起)、國研院王永和院長、成功大學蘇慧貞校長、成功大學林從一副校長簽約後合影。科技部生科司莊偉哲司長(左起)、國研院王永和院長、成功大學蘇慧貞校長、成功大學林從一副校長簽約後合影。

國研院王永和院長十分看好此次與成大的合作,王永和院長表示,國研院在AI及感測器均有深厚的技術基礎,現在又負責建造及營運「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未來與成大除了在自駕車領域的科研技術合作外,也會特別強化「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的使用成效,並提供行控中心、測試情境與各項設備以及車輛整測間等給成大使用,將雙方在自動駕駛車輛相關領域的合作開拓至更寬廣的面向。

開發自動駕駛車輛是全球趨勢。自駕車要上路,除了車輛本身的技術外,更不能忽略的是車輛行進時對外在瞬息萬變環境的反應與應變能力,包括車對車、車對人、雨天、淹水等狀況,這需要有車聯網、物聯網、感測、數據分析等技術與整合,而且要再三全面性測試與驗證,是自動駕駛上路前的必經過程,也是台灣發展自駕車不可或缺的一環。

目前車輛智慧駕駛分為5個等級,最高為5,成大開發的智慧車輛可以在校園區域行駛,具備等級4的自駕能力。用到的技術包含導航定位、環境感知、決策規劃與驅動控制等。此外,車輛同時也安裝通訊裝置以回報車輛狀況,並於必要時依循一定程序接受遠端遙控。

成大謝孫源研發長指出,成大自駕車的相關系統已臻完備,不僅與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合作,更與國研院鏈結相關技術,進行多元研發;未來匯入更多樣的數據後,自駕車就能辨識更複雜的環境,提升安全性與靈敏度。

奠基於國研院與成大優異的研究能量與先進設備之上,雙方本次簽訂合作備忘錄,宣示雙方推動自駕車與測試實驗室的技術研發合作項目,藉由雙方的資源技術投入,共創另一波智慧駕駛的技術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