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工作細胞:大腦的細胞們

  大腦就像是人體的指揮決策中心,由大量且多元組成的細胞們各司其職,透過交織複雜的傳遞網絡,將巨量訊息傳送到正確的腦區進行判斷與決策,最後分派給下屬執行單位實行任務。 而這些看起來像是百年老欉的枝枒、抱緊處理的絕緣套路,卻都是因應功能所衍生出的構造,神經科學家們透過顯微鏡下看見神經細胞的那一刻起,便深深為此著迷。

  人體中最神秘複雜的器官,莫過於「大腦」,它統籌全身的感覺與運動訊號,主導情緒、計畫組織等認知功能,成為最高決策中心。拜顯微鏡的發明以及細胞組織染色技術的進步,讓科學家能一窺大腦的奧秘,1894 年現代神經科學之父—聖地牙哥·拉蒙·卡哈(Santiago Ramón y Cajal)透過顯微鏡觀察以硝酸銀染色的神經組織切片,手繪出各種神經細胞的精細全貌,包括細胞本體、軸突與樹突,甚至神經元間的連結構造—「突觸」,並大膽提出神經細胞為神經系統中最小基本單位的「神經元理論」,自此開啟了細胞神經生物學的序章,奠定神經科學的基礎。

神經病理學家聖地牙哥·拉蒙·卡哈自1894年手繪出第一幅神經細胞圖後,便持續投入神經細胞結構的觀察與繪圖,圖中所繪是鴿子小腦的普金斯細胞 (A) 與顆粒細胞 (B)。(圖片來源:Wikipedia,Artwork by Santiago Ramón y Cajal)神經病理學家聖地牙哥·拉蒙·卡哈自1894年手繪出第一幅神經細胞圖後,便持續投入神經細胞結構的觀察與繪圖,圖中所繪是鴿子小腦的普金斯細胞 (A) 與顆粒細胞 (B)。(圖片來源:Wikipedia,Artwork by Santiago Ramón y Cajal)

  科學家透過顯微鏡看見大腦中包含眾多不同型態的細胞,發現依據功能的不同,主要可區分成「神經細胞」與「神經膠細胞」兩大類。大家比較熟知的神經細胞又稱為「神經元」,主要負責感知環境的變化,透過神經傳導因子的接收與釋放,以「動作電位」將信息傳遞給其他神經元,調控運動、感覺、認知等功能,也是神經系統中最直接重要的角色。神經細胞依其釋放「神經傳導因子」種類,例如: 麩胺酸、多巴胺、GABA等,以及因為腦區功能位置的差異,可以細分為興奮性或抑制性,不過這又是另外一段精彩的故事了。

  有趣的是,神經科學家們發現在腦中除了神經細胞外,竟然還大量存在另一類的細胞,數量甚至是神經細胞的十倍之多,它提供鷹架般結構支撐的功能,把神經細胞穩定地固定在各自的樓層,就像腦中的膠水(glue),因此稱這些細胞為「神經膠細胞」(glia)。後來,科學家們眉頭一皺發現案情並不單純,這些細胞並不只是膠水這麼簡單,它們還參與神經細胞的活性調控、養分補給與廢物清排、發炎吞噬與神經細胞的絕緣。神經膠細胞們可依外觀區分為「巨膠細胞」與「微膠細胞」,而巨膠細胞又細分為「星狀膠細胞」及「寡突膠細胞」。

左圖為顯微鏡下的神經組織切片,中央的大細胞為神經細胞,周邊包圍著的是神經膠細胞。(圖片來源:Wikipedia,by Panzer VI-II,後製標示及裁切)右圖示呈現了中樞神經系統中除了負責傳遞訊息的神經細胞(neurons,黃色),還有大量的神經膠細胞提供支撐和協助神經細胞運作,包含星狀膠細胞(astrocytes,綠色)、寡突膠細胞(oligodendrocytes,藍色)和微膠細胞(microglia,暗紅色)。(圖片來源:Wikipedia,Artwork by Holly Fischer,後製標示)左圖為顯微鏡下的神經組織切片,中央的大細胞為神經細胞,周邊包圍著的是神經膠細胞。(圖片來源:Wikipedia,by Panzer VI-II,後製標示及裁切)右圖示呈現了中樞神經系統中除了負責傳遞訊息的神經細胞(neurons,黃色),還有大量的神經膠細胞提供支撐和協助神經細胞運作,包含星狀膠細胞(astrocytes,綠色)、寡突膠細胞(oligodendrocytes,藍色)和微膠細胞(microglia,暗紅色)。(圖片來源:Wikipedia,Artwork by Holly Fischer,後製標示)

  星狀膠細胞是含量最高的神經膠細胞,在神經發育時期不只幫忙神經細胞歸位;也會提取血液中養分滋養神經細胞並清除廢物,維持腦中離子濃度平衡;此外也會包覆突觸幫忙神經傳導因子清除再利用,並更進一步製造與釋放「膠細胞傳導因子」來參與大腦運作,如: 麩胺酸、ATP、D-serine等。所以在「三方突觸 (tripartite synapse)」的微小結構裡,突觸前、突觸後的神經細胞便會與星狀膠細胞進行三方通話,互相微調著彼此的活性。寡突膠細胞負責神經細胞的絕緣,把神經細胞的軸突像瑞士捲般層層包覆,這樣可以提高動作電位的傳遞效率。至於微膠細胞則是腦中的免疫衛兵,負責吞噬清除外來的病菌或是結構異常的蛋白質,而一呼百應地鑽向病灶區清除敵人,維持大腦健康。

  科學家發現,神經細胞或神經膠細胞的退化或損傷,可能就是造成記憶力衰退、反應變慢,甚至導致神經退化性疾病的產生。大腦的工作網絡與細胞機制相當複雜,科學家常常需要特定的動物疾病模式來幫忙探索未知,國家實驗動物中心提供的誘發帕金森氏症模式小鼠,便是透過特定腦區的功能損傷,來模擬人類帕金森氏症,再藉由運動行為分析技術來解析病程和藥物的療效。

  人類的大腦約由1兆多個且種類繁多的細胞所組成,而各種細胞皆負責缺一不可的獨特工作,建立起互相聯絡溝通的功能網絡,不但能維持大腦功能的正常運作,同時亦構築出個體認知功能與行為的最高權限中心。因此瞭解大腦中細胞的組成、型態和功能後,科學家才能進一步研究細胞間的對談互動,探討各種神經退化性疾病的成因,並嘗試找出治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