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響應2020世界海洋日-相約漫遊勵進

世界海洋日(World Ocean Day),是聯合國為喚醒人們對海洋的保護意識,在2008年第63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定從2009年起,每年的68日為「世界海洋日」,希望喚醒世界各國的愛海之心。

受藍色大海環抱的臺灣,為展現保護海洋、向海致敬的決心,2019年立法院三讀通過海洋基本法,指定68日為臺灣的「國家海洋日」。而本為海洋人的TORI,為共同響應世界/國家海洋日,將於68日中午1230分,在TORI粉絲專頁,透過直播帶領大家看看勵進研究船的環境,以及了解海洋研究相關的工作內容與挑戰,讓大家對海洋研究有基礎的認識。

TORI「響應2020世界海洋日-相約漫遊勵進」乘船提醒:

2020/06/08 國研院海洋中心-勵進研究船,代號LGD-68,臉書直播時間12:30,請您提早前往TORI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narlabs.tori.org.tw)等候,船上提供大量暖心互動橋段,各位乘客敬請自由發問。

請注意,此班次可能為2020年唯一場次,敬請把握機會。

LGD-68班次預計停靠的站點及其介紹:

  • 勵進科儀實驗室

研究人員登船後,除了吃飯、休息外,絕大多數時間會待在船上科儀實驗室,進行學術交流、數據分析或樣品與設備之清潔整理,依據作業性質不同,科儀實驗室劃分為溼式實驗室、生地化實驗室及主實驗室。溼式實驗室內設置了數個大型的實驗用水槽,供清理採集到的標本或儀器。生地化實驗室中除了一般存放標本的冷藏、冷凍冰箱,也有足以容納大型標本的冰櫃。勵進船底搭載許多聲納設備,所以主實驗室排列許多用來監控各項數據的螢幕,研究人員可以在主實驗室觀看儀器回傳的測量數據;主實驗室裡的探測導航系統之畫面與駕駛台同步,可讓駕駛台清楚了解於主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所規劃之測線;水下定位系統則會透過設置在船底的伸縮音鼓與水下機具上的應答器通訊,得知其在水中的位置,清楚掌握定位與導航方面的資訊。

  • 勵進餐廳

出海的天數短則數日,長達數周,出航後就沒辦法像在陸地生活一樣,隨時可以到附近的超市或賣場購買食材、配料,沒上過勵進的人難免擔心船上食物不合胃口,畢竟「民以食為天」,沒吃飽又怎麼有力氣做研究呢?免驚,勵進研究船上配有兩位持有廚師執照且具船員資格的大廚,專門張羅全船人員的伙食,專長是將有限食材發揮到最大的配菜創意,以及在有限及搖晃的空間裡料理,這些其實很考驗廚師的功力。

  • 勵進住艙

有別於陸地上的穩定,要長時間生活在一個動態的環境,住宿就成為很重要的一環。不同於觀光遊輪,研究船需要以探測作業空間為優先考量,可以供作住宿規劃的空間很有限,以勵進研究船來說,每間艙房都備有桌椅、基本的單人床、衣櫃組、冰箱,以及淋浴設備,艙房設施還算的上是五臟俱全。船上住艙設計因考慮到可能遇到劇烈搖晃、潮濕、侵蝕等情況,所以船體設計知識、防水處理、材質等等專業知識也是一獨門學問。

  • 勵進駕駛台

勵進研究船的駕駛台採「360°全景設計」,最大的優點是提供近乎零死角的視野角度,提升航行安全,並加強與研究人員即時的互動合作。從駕駛台能清楚看見甲板作業與勵進船身移動的情況,當勵進定點於海上進行儀器設備施放作業時,船舶會不斷的受到風、浪、流等影響,360°的環景駕駛台除了可以直接掌握船身的動向,同時也能藉由四面的透明玻璃與研究人員進行面對面零距離的合作;當勵進靠、離碼頭時,可透過後方操控室,掌握船身與碼頭之角度,與碼頭保持平行等更靈活的方式,使整個操作過程更安全。

  • 勵進主甲板

勵進船艉的主甲板,是研究人員的神聖不可恣意妄為且需要全副武裝的工作場域,主要是因為此區域為進行科研儀器、大型探測設備的施放與操作場域。因應不同航次與設備的作業需求,主甲板面積約略等於1.2個國際籃球場大小,當中配有850個繫固螺絲孔,有助於貨櫃模組吊掛作業,貨櫃或儀器設備可以任意固定於甲板的繫固螺絲孔,大幅增加空間運用的靈活度,有效縮短航次間的運補與轉換時間。若有機會登上甲板,一定不會錯過一群擁有亮麗藍色塗裝、看起來像怪手的巨大吊臂以及聳立的A架,它們可是佈放與回收海上科學儀器的好幫手喔!巨大吊臂主要用途是吊掛甲板上的科儀設備與機具,位於船艉的艉A架能傾倒至水平,增加施放儀器時的靈活度,降低海上作業風險,而左右舷各另有一座A架,分別用來輔助施放深海工作型水下遙控無人載具(ROV)與長岩心採樣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