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講堂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生醫科技
瘦體素(Leptin) 是從希臘文”leptos” (中文為瘦)轉化而來,為脂肪細胞所分泌的荷爾蒙之一,可以協助抑制食慾。科學家利用基因改造工程來干擾瘦體素與瘦體素的受體產生,雖然成因不同,但同樣抑制大腦接收「飽足感」訊號,使得基因改造小鼠出現暴食的現象,而產生了大胃王胖胖鼠ob/ob小鼠(簡稱ob小鼠)與db/db 小鼠(簡稱db小鼠)。
生醫科技
通常實驗動物要能夠模擬人類疾病的表現,科學家才能透過實驗動物探索致病機轉、測試藥物療效。部份人類的疾病症狀,在實驗動物身上也能找到先天性的表現,再以育種繁殖選育出具有特殊表現的品系;有些疾病表現則需要透過手術、飲食或藥物誘發,或是透過基因改造的方式,讓實驗動物模擬人類疾病的表現。 實驗鼠名人堂中,便是匯集了各種實驗動物模式,首先要介紹的,是代謝領域研究中的胖胖鼠們,牠們模擬人類各種因肥胖產生的代謝異常。
生醫科技
儀科中心設置與醫院同等級的醫學影像造影設備,包含:核磁共振(MRI)、電腦斷層(CT)、X光與超音波。我們使用人類醫用等級造影設備幫實驗動物進行檢查,協助大白兔、迷你豬與其他實驗動物,於實驗過程中或術後評估動物們是否會疼痛、發炎甚至是併發症產生等狀況,同時獲得科學研究所需相關數據,輔助國內醫學研究及醫療器材研發與驗證快速發展。
生醫科技
202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不久前才宣布頒給了Doudna & Charpentier『兩位』傑出的女性學者,表彰其對於細菌CRISPR/Cas系統上的研究,為『基因編輯』領域創造了突破性的發展。光是從名稱開始就知道背後怎麼講都不容易說的清楚,所以我們就先不談技術細節,專心來評論一下事件的始末。
生醫科技
血氧濃度(又稱為血氧飽和度oxygen saturation)指的是血液中含氧血紅素與總血紅素的比例,當血氧濃度長期都在相對較低的狀態下,可能較易出現容易疲倦、常打哈欠、精神不集中等慢性缺氧的狀況,若再低到80%以下將會損害大腦與心臟等器官功能,血氧濃度的量測與監控將逐漸成為未來生理特徵指數監控之重要指標。 國研院儀科中心建立非接觸式皮膚血氧影像量測技術,使用均勻光源投射於皮膚後擷取大面積之皮膚反射光影像計算血氧濃度,提供作為末梢循環不佳診斷與治療之圖像式參考資訊。
生醫科技
當實驗動物設施發生無法預知的災害,導致動物被病原感染、飼育照護人力短缺,甚至是設施需要暫時性關閉、重整與消毒時,可能造成實驗動物斷種,已經投入大量時間和資源的相關研究,也因此無法延續而一夕泡湯。國家實驗動物中心打造的「國家實驗鼠種原庫」,就像是一艘實驗鼠諾亞方舟,利用冷凍保存技術,將實驗鼠胚或精子預先保存起來,當活體動物因為意外發生災損,便能以解凍、復育的方式,快速進行實驗動物資源災後重建,讓相關研究在天災人禍後能夠繼續推展。
生醫科技
COVID-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至今已超過100天,各國為了防止疫情蔓延,紛紛開始實施「保持社交距離」。小鼠們的社交行為和人類有甚麼不一樣? 牠們要怎麼保持距離呢? 單獨居住的小鼠沒有使用 Facebook 或 IG 等社群媒體進行遠距社交的機會,也沒有Switch玩動物森友會紓壓,不過飼育員一定會給予環境豐富化的物品,讓小鼠們無聊時可以磨磨牙、布置自己的家,保持牠們的心靈健康。
生醫科技
現在大家聽到「隔離」,應該都會聯想到「感染性疾病高風險群」與「行動不自由」等負面的印象。但你知道嗎? 在實驗動物設施當中有一種特殊房型ー隔離操作箱,反倒是讓人聯想到高級房型和珍貴品系,因為隔離操作箱的技術門檻要求非常的高,在實驗鼠各項試驗領域練等打怪的過程中,是一種少見的裝備及不易獲得成就點的技能。
生醫科技
『可攜式活體小動物螢光影像系統』傳遞福音給臨床前實驗者 以往小動物光學影像研究領域需使用造價高昂的大型設備,國研院儀科中心與臺大醫學院共同合作開發的『可攜式活體小動物螢光影像系統』帶給臨床前研究者一大福音,藉由先進光學儀器技術,透過影像重疊技術,尋找、定位出小動物體內隱藏的螢光、冷光,透過活體觀察了解隨著時間變化下癌細胞的擴散,能為實驗者降低開發研究成本。系統本身的便利性,更讓每個實驗者能夠擁有符合自己需求的專屬實驗儀器,也方便實驗者進行影像即時監控與分析,提昇實驗效率,造福學術界及臨床基礎醫學研究團隊。 不過螢光微旅行是什麼?它跟臨床前實驗又有什麼關聯性呢?趕快來了解吧!
生醫科技
不論是長期租屋還是短期住宿,第一件事就是找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在選擇入住之前不免要先打探一下有哪些房型可以選擇,以及這些房型具有哪些基本配備,其他像是價格、樓層及感覺可能也是納入綜合考量的因素。實驗動物也是一樣,不同物種有不同的居住需求,即使是同一物種,隨著動物的潔淨程度不同、生理狀態不同及試驗研究目的不同,可能因此入住不同房型。提供最適合的居住房型,是研究人員維護實驗動物福祉的責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