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學研跨域合作研發全球領先前瞻新儀器 可對解答人類腦部疾病做出貢獻

▲ 應用於鼠腦研究之大口徑顯微物鏡,長 43.8 公分、口徑 17公分

去年蔡英文總統在就職演說中宣示「打造接軌全球的生物及醫療科技產業」是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之一,科技部則推動跨部會「臺灣精準健康戰略產業發展方案」,以BioICT布局我國精準健康藍圖,期能帶動我國下一波生醫科技創新發展動力。

在生醫產業中,不論是試劑製造或是新藥和疫苗的研發,都需要建立在臨床觀察及資料蒐集上。科技部轄下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國研院儀科中心)以逾45年的光學及真空技術研發能量,協助中央研究院「建構腦部高解析3D影像」研究團隊客製化開發「層光顯微鏡」(Light-Sheet Microscope[1]所需之大口徑高解析光學顯微鏡頭,將有望為組織生理與病理學研究帶來嶄新的突破。

國研院儀科中心為中央研究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陳壁彰副研究員團隊量身客製「應用於鼠腦研究之大口徑顯微物鏡」,具備大範圍成像視野(直徑22 mm)與高空間解析度(1μm)的特性,拍攝一次即可取得一層完整鼠腦範圍的高解析影像,改善一般顯微物鏡成像範圍過於狹窄及影像拼接的問題,大幅提高取像與研究的效能。可應用於高解析的大視野取像,及腦部研究之3D影像建構,將有助於研究團隊未來進一步探索老鼠腦,揭密與蛋白質分布有關之機制,對解答部分人類腦部疾病做出貢獻。

國研院儀科中心自2014年起即與陳壁彰副研究員合作,針對其所研發的「晶格層光顯微術」系統需求,客製化開發專屬的顯微物鏡;陳壁彰副研究員與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暨腦科學中心主任江安世院士團隊利用儀科中心客製的顯微物鏡,打造獨步全球且完全由台灣製造的「透化層光定位顯微鏡」,看見果蠅的記憶蛋白在大腦深處特定神經細胞突觸上的新生,帶領人類第一次用顯微鏡直接「看到記憶」,初步揭開大腦記憶的神秘面紗。「透化層光定位顯微鏡」於果蠅腦的觀測應用成果於2019年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隨後研究團隊計畫進一步推展於鼠腦的應用,因而有了本次合作。

這種跨領域的協作模式,是由學術夥伴提出前瞻研究需求,再由國研院儀科中心專家團隊訂出規格,經由雙方多次確認需求與規格後,由儀科中心執行設計、加工、組裝與測試等全方位客製服務,最後再由學術夥伴與儀科中心雙方共同驗證與確認效能。

國研院儀科中心積極建構跨領域整合的儀器科技研發服務平台,是國內唯一可提供學術界客製化開發特殊關鍵模組與儀器設備的單位,滿足各領域進行前瞻研究與實驗的特殊需求,期能促進科學上的新發現。儀科中心亦為台灣關鍵儀器之研發重鎮,聚焦於「前瞻光學」、「先進真空」與「智慧生醫」等領域,積極研發「台灣第一」、「國際領先」的下世代半導體製程設備、尖端國防與太空酬載系統及防疫相關儀器,協助增進人民福祉。




[1]層光顯微鏡:從與顯微物鏡垂直的方向發射寬度僅500 nm的光束,照射待觀測樣本的焦平面,就可以很精細地觀測樣本在此一平面上的微觀樣貌;若同時對待觀測樣本的不同焦平面發射很多條光束,快速觀察每一個焦平面,即可獲得待觀察樣本3D、即時的微觀樣貌,而可對活體樣本如細胞進行長時間的追蹤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