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典藏台灣的生命軌跡 國網中心打造地科資料庫

地球是活的,無論是大氣、洋流乃至於地殼,無時無刻都在變動,看似瞬間發生的單一事件,其實都有其長期且連動的複雜關係。為仔細珍藏台灣的生命軌跡,國家實驗研究院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打造台灣第一座千兆級的地科資料庫(Earth Science Observation Knowledgebase, ESOK),上至太空、大氣層,下至地底、海洋,將珍貴的觀測結果,安全地保存至地科資料庫中,並以高速計算與大資料技術提供整合性資料庫與相關工具服務。

此地科資料庫為國內第一個千兆級(Petascale)整合科學觀測資料且提供服務的平台,提供巨量資料(Big Data)之累積、典藏與管理服務。其所收集處理的大量即時與歷史資料,皆為與人類生活緊密連結之地球科學觀測資料,包含福爾摩沙衛星二號的地面影像、全球電離層觀測、溫濕度;海洋的水文、海流、水色、水溫、表面風場與鹽度;大氣探測雷達溫濕度、風速、雨量、颱風路徑;以及地層的地質、土壤、地震波等原始觀測及數值模式資料,為首座完整擁有台灣的地球與環境科學基礎數據庫,具寶貴的在地價值。

面對高頻率、高串流與千兆元級資料的整合挑戰,國研院國網中心建置國家級永續性之科學資料典藏與服務之基礎設施架構,包含千兆級科學資料典藏之儲存能量、大型計算分析主機連結,並架設在國家學研網路骨幹上,確保北中南異地備援與資訊安全服務。目前資料庫中資料每年以百兆級(100 Terabyte)的規模累積中,每秒可以處理即時高頻資料達1萬8千多筆。

同時透過國網中心的整合,資料庫可以提供各界跨時間、跨領域、跨空間、跨事件的查詢使用。以一般災害事件來說,政府部會可連結使用地球觀測資料屬於局部區域及延時較短之多元資料,做為災時應變與平時減災管理所需。在環境變遷、地球暖化的議題,則可應用大區域與長延時之資料,以期厚生利民,並在地球的環境與生態永續上做出貢獻。目前地科資料庫之資料主要來自國研院的太空、海洋、颱洪及國震中心,未來將做為開放平台,結合學研界地科資料之儲存與使用,擴大及深化台灣地科資料的整合與應用。

影片欣賞-全球氣候變遷下的臺灣自然災害

相關圖片

地科資料庫服務網站【demo1】跨時空類點位資料展示【demo2】颱洪大氣監測資料歷線圖_地質站【demo3】國震地質鑽探站資料展示【demo4】海科浮標資料展示【demo5】近岸洋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