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從自然到社會的藝術探索》展覽概念
藝術與科學的詩性相遇,在界線日益模糊的世界中創造了獨特氛圍。前麻省理工前衛視覺研究中心主任奧托·皮納曾將科學家與工程師比喻為藝術家的額外大腦和手臂,而藝術家則是科學家和工程師的額外眼睛。藝術、科學與工程表面上看似走向迥異,然而,正是不同領域間的匯聚,孕育出創新思想與別樣未來。藝術家通過雙手和數位媒介來探究人類經驗和情感,而科學家和工程師則經由實驗與分析揭示自然的秩序,共享深入理解我們所處世界的根本目的。
今日,許多創作者與機構應用跨學科方法,將人造與自然、科學與感性、想像與現實相結合,創造嶄新經驗、知識和美學。隨著社會所面臨的挑戰日益複雜,藝術實踐因其跨越、匯集和融合不同知識領域的能力而具有新的意義,並與社會、科學與技術變革緊密相連,成為實驗及豐富我們文化敘事的重要途徑。科研活動通常追求具體成果和應用價值。與之相對,藝術則在日益由技術主導的生活中,提供了開放選擇的工具,鼓勵人們探索多樣感知經驗。從立方衛星、光學雷達到海底電纜及區塊鏈,先進技術與基礎設施在藝術家眼中超越其實用功能,成為跨越微觀到宏觀、有形到無形的美學對象。
由國科會指導、國研院主辦的《匯聚:從自然到社會的藝術探索》通過展覽及公眾活動,串連國內外創作者與研究人員,在科學方法與藝術創造的感性交織中相互啟發,連結過去與未來、理論與實踐,邀請觀眾一同審視深植於現代生活中的科技能如何被重新想像與詮釋。
時間:2024/05/10~8/10 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地點: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06號(科技大樓一樓)
策展人
紀柏豪 Po-Hao Chi
來自臺灣,長期關注人與科技相遇的灰色地帶,實踐領域涵蓋創作、表演、研發及教育等面向。他有許多與科技藝術相關的國際駐村及展演經歷,如荷蘭V2動態媒體中心、西班牙LABoral藝術與創意產業中心及普拉多媒體藝術中心、英國藝術與創意科技基金會等,並曾獲英國文化協會、麻省理工CAMIT、跨媒體敘事倡議、臺灣文化部、臺北文創、擊樂文教基金會、澳門文化中心等單位支持及資助。臺大經濟系畢業後,分別取得倫敦大學金匠學院音樂碩士及麻省理工藝術、文化與科技碩士,並於大學教授與聲響創作、音樂科技相關之課程。近期曾策劃台灣科技與社會年會《重置世界的尺度》展覽及文策院「TCCF跨域展演」(2022)。
展品介紹
《深度感知》是一件探索天氣和氣候數據如何與太陽系中事件相互作用的沈浸式裝置。透過虛擬點雲天線追蹤從太陽到地球的宇宙粒子流動,並利用來自伊爾本(Irbene)射電望遠鏡的歷史資料和錄音生成全球風向模式,藝術家將抽象資料轉化為沉浸式的視覺和聲音景觀。此作品靈感源自於20年前在伊爾本射電望遠鏡舉辦的「RT-32.聲學空間實驗室」研討會。該望遠鏡曾被蘇聯武裝部隊遺棄,而藝術家們重返此地,探索這個巨大天線的今日價值。《深度感知》創造出一個「感知化」的數據體驗,讓公眾更易於理解氣候變遷所引起的環境變化,與其背後的複雜科學原理、廣泛影響及其龐大規模,通過研究氣候科學與太空研究間的相關性,從社會生態和地緣政治角度將這些互動聯繫起來,從而推動氣候科學的邊界。
羅莎‧史密特(Rasa Smite)和萊提斯‧史密茨(Raitis Smits)是來自拉脫維亞里加和德國卡爾斯魯厄的藝術家,也是里加新媒體文化中心(RIXC Center for New Media Culture)的共同創辦人、RIXC藝術與科學節的共同策展人,以及《聲響空間》(Acoustic Space)主編。他們一起創作了許多具有前瞻性和網絡化的藝術作品,從90年代的網路廣播實驗創新,到電磁頻譜藝術調查以及與無線電天文學家合作,再到最近與氣候研究者合作進行的「技術生態」探索,利用科學數據、聲音化和視覺化、人工智慧和擴增實境技術創造沉浸式體驗。作品曾多次獲得提名(2019 年、2021 年 Purvitis 獎、2021 年國際公共藝術獎 - 歐亞地區)及獲獎(1998年奧地利林茨電子藝術節、2021年 Falling Walls 科學突破獎)。作品曾於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拉脫維亞國家藝術博物館、巴塞爾電子藝術之家、奧地利林茨電子藝術節,以及其他歐洲、美國、加拿大和亞洲等地的活動中展出。
穿越古老的熔岩逕流和蜿蜒山谷,讓人仿若能與遙遠天體產生共鳴。風暴在加那利群島的火山地貌和斯瓦爾巴群島的極地沙漠塑造了極端地形,而藝術與科學也在此交匯。地球上被類比為外星地貌的貧瘠環境,卻孕育著令人意外的豐富生命。
曾被視為一片死寂之地的沙漠,如今卻生機蓬勃,挑戰著先入為主的觀念,同時拓寬了我們的視野。《從地表到天空》透過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的七個感測裝置,開啟一場感官探索之旅,為科學研究和藝術表達帶來新的可能性。
《從地表到天空》的展示內容由瑪姬・科布倫茨創立並指導的「田野景觀」計畫所完成。該計畫融合了科學和藝術田野方法,致力於打造一個充滿活力的平台來探索未知領域。
2022年10月和2023年7月,麻省理工太空探索倡議和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帶領探險隊前往位於北冰洋的斯瓦爾巴群島。這次探險中,他們致力於測試包括遠程地質調查、智慧型映射演算,當地野生動物觀察等技術,以提高科技在極端環境中的應用效能和準確性。
2024年2月,麻省理工太空探索倡議相關研究人員與藝術家們在加那利群島的蘭薩羅特火山地形展開調查。這些合作項目被用以評估對月球探索至關重要的新興技術以及我們星球的地質歷史。由於這些極端地貌經常被用於類比太空環境,這些項目不僅促進了相互探索,也激發對使用地球作為太空研究實驗基地及其背後動機的深入探討。
《與細菌混了三千年》透過從微生物到星球視角的多尺度實驗,運用「共生」 和「親屬關係」邏輯去推測別樣太空未來。此計畫借鑒於科幻文學、新興科技與後人類觀點,開啟一系列關於如何脫離殖民隱喻看待太空的討論。正因為太空探索與軍備競賽、地緣政治、經濟利益高度相關,當商業化契機使宇宙成為等待被開拓的「新邊疆」,我們希望在太空探索的驚奇與炒作中,提出一種有別於殖民隱喻的語言,將共生觀念植入對星際生態系的想像之中。
*本計畫由麻省理工學院及臺灣文化部支持。
岩性合作社是一個由藝術家與研究人員所組成的網絡,最初在麻省理工學院因《與細菌混了三千年》這一專注於跨學科太空探索的創作專案而聚集,成員包含臺灣藝術家徐叡平與宏都拉斯藝術家南希·瓦拉達雷斯。受此合作啟發,他們成立了岩性合作社以繼續在極端環境中進行探索。從極地的時間錯位到烘焙實驗、從太空植物旅行者到受宇宙啟發的多元敘事,都成為此團體推測與實踐的主題。
藝術家|徐叡平、紀柏豪、Nancy Valladares
創作協力|Chucho Ocampo
衛星模型設計製作|陳湘馥
空拍指導|Maggie Coblentz
攝影協力(臺灣)|張耀翔
專案執行|賴慧珈
贊助單位 |文化部 、麻省理工學院 (MIT)
銅是一種存在於我們賴以為生的家居、城市、數位慾望和身體內的礦物。儘管我們的身體依賴銅來正常運作,但在全球南方地區,掠奪性銅礦開採對婦女和兒童的健康造成了嚴重傷害,尤其是過度接觸銅常導致威爾森氏症─一種會引起肝衰竭、認知及神經系統併發症的疾病,其明顯特徵為銅色的眼睛。在數位印刷品中,藝術家利用銅色的眼睛作為見證,揭示礦區社區所承受的「身體負擔」,並在影片《銅的私處史》中化身為希臘愛與銅之神阿芙蘿黛蒂,探討礦物經濟的複雜性,透過戲劇性朗讀1872年礦業法,突顯採礦活動對身體及地球主權的影響。
瑪麗莎·莫蘭·賈恩(Marisa Morán Jahn)是具有厄瓜多和中國血統的藝術家兼設計師,作品致力於重新分配權力,被《ArtForum》譽為「展示藝術作為社會實踐可能性的典範」。
她在探索「公共空間和遊戲的激進藝術」(芝加哥論壇報)方面,與移民家庭、家務勞動者和公宅居民合作,設計了從小到城市規模的多樣項目。其創作通過聯合國、翠貝卡電影節、奧巴馬時期白宮、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古根漢美術館,以及BBC、CNN、PBS新聞時報、紐約時報、Univision Global等媒體觸及了廣大群眾。瑪麗莎是聖丹斯電影節和創意資本(Creative Capital)獲獎者,也是麻省理工學院(她的母校)資深研究員、國家公共住房博物館駐地藝術家,以及帕森設計學院綜合設計主任。她與建築師拉菲·塞加爾共同撰寫《設計與團結》一書,並共同創立了共居項目 Carehaus。
《全像乳糜》是一場冥想的呼籲,帶領觀眾進入一個象徵性的「量子之旅」,探索我們骨骼中的矽、地球中心與電子設備晶片之間的關聯,讓我們得以想像一個存在於螺旋時空中的未來。
結合了文字、聲音、影片和3D動畫,藝術家們邀請觀眾聆聽「大地之母」的滋養之歌,接收她的「振動聲波智慧」,以啟動我們身體內的所有訊息。
妮可·勒希里耶是一位來自智利聖地牙哥的跨學科藝術家及研究員。她的藝術實踐主要探索聲音和振動作為創作材料,進一步探討代理性、身份認同、集體性以及振動想像的概念。她的作品包括裝置藝術、聲音及振動雕塑、定制聆聽及發聲設備、表演、實驗性作曲、膜詩和書寫等形式。勒希里耶擁有麻省理工學院媒體藝術與科學的博士學位。她的作品已在柏林跨媒體藝術節、荷蘭聲音行動(Sonic Acts)、巴登巴登藝術館、烏拉爾工業雙年展、聖地牙哥當代藝術博物館、聖地牙哥媒體藝術雙年展、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和林茲電子藝術節等活動展出。
派翠西亞·多明格斯是一位生活和工作於智利普瓊卡維的藝術家。她的創作涉獵廣泛,融合神話、符號、儀式和治療實踐,並結合民族植物學研究。她利用水彩、陶瓷、雕塑組件和錄像裝置等多種媒介,探討從植物生命到企業福祉文化及數位世界的多元主題。多明格斯擁有紐約亨特學院的藝術碩士學位,並曾在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等機構進行駐地研究。她是專注於民族植物學研究的實驗性平台 Studio Vegetalista 創辦人。她的作品已在全球各地的博物館和畫廊展出,並獲得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西梅特里亞居住獎(Simetría Residency Award)和波廷獎學金(Beca Botín)等獎項。
《深海節點故事》描述了網際網路的來源和路徑,以及它賴以運作的生態系統和周遭生物。作品聚焦於潛水電纜,一種負責連接全世界數位資料與物質存在的隱藏關鍵基礎設施。它既是一個實現現代性的計畫,也是資本主義擴張的前提,同時也是幾乎存在於一個獨立時間軸上的抽象線條。「電纜」一詞在描繪出傳輸通道自身的同時,還囊括了殖民礦區、衛星通訊、神話和戰爭。資料是如何傳播的?在途中會遇到什麼?這些管線落腳在何處?一張地圖試圖重新考慮這個生態系統中的主要層次,並由一系列圖畫、物件和影片加以說明,講述了不穩定關係和尚未被發現的故事。在這裡,人類、植物和動物交互作用,幫助重新定義與關鍵基礎設施共存的含義。
艾蒂·桑德爾是一位在印度生活和工作的藝術家,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藝術、文化與科技碩士。其創作涵蓋影像、寫作與繪畫,專注於探討科技政治和基礎設施相關議題。她的藝術實踐涉及當代勞動、邊緣化抗議、神話敘事,以及數位時代的地球遊戲和平台政治,作品已於許多國際知名場所展出,包括柏林藝術學院、哈依賈米爾、新加坡雙年展、世界文化之家、倉庫421、歌德學院、萊比錫藝術協會、包浩斯想像、紐約 ISCP 以及南斯拉夫歷史博物館等,並曾獲得麻省理工學院、保羅·克利夏季學院、阿什卡爾·阿爾萬、哈佛大學FSC電影中心、印度薩賴和叩居等機構的資助支持。
「如何購買/擁有/採掘一毫升的南海?」─《岔經濟()》是一個藝術與社會運動計畫。台灣藝術家李紫彤與香港藝術家孫詠怡提出了這個懸問,以此探索「主權」與「所有權」概念所牽涉的物質與制度議題。南海是世界上國際貿易量最高的海域之一,同時也是充滿領土爭議的地區例如中國、台灣、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多個亞洲政府宣稱對其礁石、島嶼、地理和海底自然資源的主權。使這片海洋被高度的物質化,同時也在經濟、軍事和政治上具重要意義。
藝術家將《岔經濟()》視為一條共有的船,邀請太平洋上的人們再次關注、酷異化階級、所有權與現有的性別勞動分工。共同對抗在海上與陸上領域,持續好發威脅、聲稱「維穩」的政權。本次展覽展出計畫藝術家「盜取」南海的影片、工作坊參與者討論海洋所有權和定價過程、最後的契約文件、行為準則,以及在區塊鏈上的數位數位契約。
李紫彤為藝術家、策展人,其作品結合人類學研究與政治行動。遊走於錄像、裝置、網路藝術、行為表演等藝術形式,他也將各媒材轉換成參與式計畫,邀請參與者們成為個計畫的共同創作者,一齊挑戰、解殖當代的藝術、科技與各式權威。李紫彤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碩士、芝加哥藝術學院藝術創作碩士。並獲新藝術社群全額獎學金(New Artist Society)、跨媒體藝術獎學金(Transmaidale Fellowship)。他的作品在全球各地皆有展出,包括 MOCA Taipei, 國美館 (臺灣), MIT Museum, Cuchifritos Gallery, Tom Robbinson Gallery (美國), Lisbon University (葡萄牙), ArtScape(加拿大), Transmediale(德國), ADL (韓國), Hyundai Blue (中國) 等等 。他也是許多政治與藝術活動的召集人、科技與藝術合作團體〈微米宇宙〉、〈藝術松〉的創始人、以及藝術與人類學跨界展覽〈感野〉的策展人。詳見網站:www.tzutung.com
孫詠怡是一位出生於香港的藝術家、程式撰寫者和研究者,關注數位基礎設施的文化意義及更廣泛權力的不對等問題,作品涉及自由和開放原始碼文化、另類編碼、藝術/技術手冊、數位審查和次要技術等主題。作品出現在博物館、畫廊、節日、分佈式網絡、論文和另類書寫形式,包括合著的書籍《邊界圖像》(2023年)、《修復我的代碼》(2021年)和《美學程式》(2020年)。詠怡是《軟體研究書系》(MIT Press)聯合編輯、數位行動主義研究共同負責人,以及英國數位藝術、英國藝術網絡的共同研究主持。在藝術方面,詠怡曾獲得林茨電子藝術節金尼卡獎、斯圖加特影片冬季節擴展媒體獎、WRO 2019 媒體藝術雙年展獎,以及第26屆和第17屆ifva獎(特別提名和銀獎)。目前他是倫敦大學斯萊德美術學院的藝術與科技副教授,並擔任倫敦南岸大學網路圖像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詳見網站 www.siusoon.net
三隻不同身份的豬─神豬、肉豬、寵物豬在這個三頻道錄像的視訊聊天中交換彼此的生命經驗,顯現同樣作為「豬」卻因為人類賦予的身份意義不同,而有截然不同的人豬關係與世界觀。錄像畫面交由飼主拍攝其養豬日常,並以非虛構的內容來撰寫虛構的對白,以並置三種「豬生」而產生辯證空間。作品由一個個百般無聊賴的閒聊堆疊而成,作為食物、信仰與伴侶的豬,和牠們在畫面中所凝視的鏡頭之外的人。
羅伃君,新北人,現居荷蘭。對於人的行為與認知非常感興趣,創作是她用來探索所好奇的事物的工具,根據不一樣的問題,創作可以是觀察、實驗探測或是自問自答。目前最常使用的媒材為動態影像,偶爾有複合媒材。
共演化研究隊由四位科學藝術跨領域成員(顧廣毅、林承緯、陳君婷、鄭伃倢)組成,長期邀請科學家與藝術家共同研究與創作,產出多樣成果。2023年團隊發起「邊界測繪學」活動,邀請三組科學家藝術家進行全年合作,以皮膚觸覺、天文物理、動物關係為主題,轉化實踐出《粉紅觸景》、《一光年的身體尺度》、《三隻小豬》三組成果,形式包含展覽、工作坊、講座與表演。
〈心智皮膚譜記工作坊:酷異粉紅觸景〉
創作:藝術家王永安、科學家何昕霓
執行:王永安、劉亭妤
〈一顆恆星的誕生〉
創作:藝術家林楷育、科學家李悅寧
演出:林楷育
【為福爾摩沙衛星而創作】
「當你可以在這個世界,但你到了另外一個世界的時候,那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這一首曲子就是有關於這顆衛星的旅行。」
2020年,福衛七號赴美前,為了紀念整個「福爾摩沙衛星家族」,同時祝福即將遠行的福衛七號,太空中心委託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趙菁文教授創作管絃樂曲《來自遙遠的訊息》;另委託沈可尚導演將這首樂曲的創作歷程,拍攝為短片《獻給遠行的孩子》。
*本影片為國家太空中心所有
國家太空中心成立於1991年,2023年1月改制為國科會轄下之行政法人,是臺灣負責太空事務的專責單位,依據「太空發展法」及「國家太空中心設置條例」賦予的任務,包括發展太空科技、推動太空產業、培育太空科技人才及推廣太空科普教育等。30餘年來,太空中心已成功執行福爾摩沙衛星一、二、三、五、七及獵風者等衛星計畫,目前福衛五號(1枚衛星)、七號(6枚衛星)及獵風者(1枚衛星),共8枚衛星在軌服役中。展望未來,太空中心已啟動福衛八號光學遙測衛星星系計畫、福衛九號合成孔徑雷達衛星星系計畫、B5G低軌通訊實驗衛星計畫、入軌火箭計畫、國家發射場選址建置計畫,以加速臺灣太空產業發展。
公眾活動場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