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鏟花工藝傳承˙感測器扮演要角 國研院推動智慧機械感測器專案 落實感測器在地化發展

『鏟花工藝傳承˙感測器扮演要角』簽署儀式大合照『鏟花工藝傳承˙感測器扮演要角』簽署儀式大合照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研院)今(6/22)日於科技部「AQI氣體與智慧機械感測器服務平台」專案計畫期中成果發表會中,舉辦「鏟花工藝傳承˙感測器扮演要角」合作協議簽署儀式,由國研院吳光鐘代理院長、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賴永祥總經理、中山大學黃義佑副校長代表簽署,以鏟花工藝技術傳承為開端,透過學研單位與法人機構協同合作模式,將學界的感測器技術經由法人加值落實到產業界應用,促進感測器在地化發展。

一般的機械加工技術無法製作出毫無瑕疵的金屬平面,因此需要透過鏟花技術人員進行人工切削。鏟花技術需經過長時間經驗累積、重複微調姿勢動作並掌握手部、腳步及腰力施力點與控制鏟花點,每鏟完一個平面,就像完成一件藝術雕刻作品,是一門結合科技與藝術的「技藝」。以精密機械組裝為例,鏟花工藝是調整與修正機械幾何精度、提升精密機械關鍵零組件性能與壽命不可或缺的手工技術。然而,近年來隨著有豐富經驗的鏟花師傅陸續退休,精密機械組裝關鍵技術「鏟花工藝」的傳承已有出現缺口的危機。

在科技部「智慧機械感測器專案計畫」催生之下,中山大學潘正堂教授團隊發展柔性力量感測器搭配虛擬實境體感系統,並與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精機中心)合作,將力量與姿態感測器安裝於鏟花工具與鏟花教師所穿的鞋子內,藉由姿態與力量的即時回饋數位化資訊,作為鏟花教師培訓學員與我國鏟花技術發展與推動的重要依據,將傳統人力工藝及經驗累積的鏟花技術與感測器結合,以科學方法將老師傅的「鏟花工藝」技術傳承給下一代的年輕學員。

而負責執行「AQI氣體與智慧機械感測器服務平台」專案計畫的國研院,除了整合轄下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儀科中心)與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半導體中心)之技術能量,協助學研團隊研發具量產潛能的感測元件與模組外;亦偕同精機中心,將研發中的感測器導入終端產業場域進行檢校與實測,以縮短學研與產業應用落差,共同開創台灣感測器研發聚落,落實感測器自主化與場域測試應用發展契機。

本次國研院、精機中心與中山大學簽約合作,即是希望將中山大學開發的「鏟花工藝」感測器技術,經由法人加值,落實到產業界應用。合作協議簽署儀式邀請科技部工程技術研究發展司徐碩鴻司長、國研院葉文冠代理副院長暨半導體中心主任,以及國研院儀科中心楊燿州主任等人共同出席,見證台灣法人機構與學研單位建立雙軌併行的合作模式。

感測器的研發是智慧機械的基礎核心,國研院「AQI氣體與智慧機械感測器服務平台」協助全國學術單位開發物聯網新型感測元件,提供感測元件製程與整合測試服務,以電子電路設計、雲端通訊、大數據資料分析等技術,鏈結產業應用情境,作為學界感測器導入業界前的驗證測試先驅。精機中心擁有工具機檢驗、測試等深厚的技術根基,長期協助台灣傳統機械產業轉型升級。藉由此三方合作模式,未來將可協助更多學研團隊研發更貼近產業應用的感測元件,促進感測器自主化、在地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