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建構颱洪研發平台 提升減災關鍵技術】台灣颱風洪水研究中心成立揭牌

颱洪中心揭牌儀式合影(由左至右) 颱洪中心何興亞副主任、中科管理局楊文科局長、水利署楊偉甫署長、中央氣象局辛在勤局長、國科會李羅權主委、國研院陳文華院長、國研院顏清連監事、中央大學蔣偉寧校長、國研院吳光鐘副院長、颱洪中心李清勝主任。颱洪中心揭牌儀式合影(由左至右) 颱洪中心何興亞副主任、中科管理局楊文科局長、水利署楊偉甫署長、中央氣象局辛在勤局長、國科會李羅權主委、國研院陳文華院長、國研院顏清連監事、中央大學蔣偉寧校長、國研院吳光鐘副院長、颱洪中心李清勝主任。

颱風與洪水是台灣所面臨最嚴重的天氣災害,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民前14年至民國99年間共有408個颱風侵襲台灣,平均每年達3.57個,不但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亦嚴重影響社會和經濟活動,近40年來因颱風洪水造成的損失平均每年高達新台幣174億元,約為國民生產毛額之0.33%。雖然颱洪災害無法避免,但若能有效掌握颱風動向及其所帶來的雨量,並及早預測颱洪災害可能發生之區域,當可提高預警與應變作業效能,降低生命財產的損失。

為加強推動颱洪減災關鍵技術之研發,連結學術單位研發成果及作業單位應用需求,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在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支持下,正式成立台灣颱風洪水研究中心(以下簡稱颱洪中心),致力於發展「數值天氣模擬」、「先進觀測技術」、「定量降雨預報」與「大氣水文整合模擬」等四項核心技術,以建立適合台灣複雜地形之數值模式及先進觀測技術,增進對颱風與洪水之預測能力,協助作業單位提升颱洪災害預警與應變作業之效能。

颱洪中心成立將可因應氣象局、水利署、水保局等作業單位的技術需求,提昇政府整體之防救災功能。颱洪中心成立將可因應氣象局、水利署、水保局等作業單位的技術需求,提昇政府整體之防救災功能。

因颱風帶來的龐大雨量常是造成災害的主因,定量降雨的預測需求殷切,故颱洪中心在民國99年籌備階段起,即結合學研界與作業單位,進行「颱風定量降雨數值模式系集預報實驗」,以測試使用多組預報模式平均做為預報結果之效能。實驗成果顯示系集預報可顯著改善預報結果,並可於颱風侵台前三天,即預估台灣各地區的降雨分佈。定量降雨資料結合大氣水文整合模擬,可進一步預測河川水位與可能致災地區的淹水情況,供預防性疏散撤離及防災整備作業參考運用。

颱洪中心另已規劃建置「可移動式風雨觀測實驗雷達」與「水文觀測試驗流域」,未來將可透過密集觀測與高效能之模擬分析,建立未來3小時內更精細的定量降雨預報技術,對封橋、封路等颱洪災害應變作業,提供重要的決策參考資訊,降低災害風險與人員傷亡。

台灣除經年遭受颱風肆虐,造成難以估計的人民傷亡與財產損失,近年來更由於氣候變遷,災情日益嚴重,颱洪相關科技的再提升實刻不容緩。颱洪中心適時的成立,將可因應氣象局、水利署、水保局等作業單位的技術需求,提昇政府整體之防救災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