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國研院與成大簽約 共同建置先進地震防災研究設施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以下簡稱國研院)與國立成功大學(以下簡稱成大)於102年8月23日,在雙方首長代表下共同簽訂地震工程研究合作協議,由成大提供國研院租用歸仁校區土地興建國研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第二實驗設施(以下簡稱第二實驗設施),建置先進地震防災研究設施,解決地震工程研究瓶頸,全面提昇我國地震防災研發能量。

 (上圖) 成大黃煌煇校長與國研院陳良基院長簽約合影。

台灣斷層密佈地震頻繁 地震防災技術提昇刻不容緩

台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自西元1736年迄今,平均15~20年發生一次劇災型地震,年平均因地震死亡人數超過70人,年平均經濟損失亦超過300億元。且依921地震量測資料顯示,鄰近斷層區域受到具有長週期之高速度脈衝及大位移特性的地震波影響,如甩毛巾一般,對結構物造成極大損害,尤其對於高樓、電塔、管線、大型高科技廠房等影響甚鉅,目前國內外沒有實驗設施能有效模擬上述特性之震波。

台灣地狹人稠且活動斷層高達33條,部分斷層甚至經過人口密集區與科學園區。依相關資料顯示,全台活動斷層兩側10公里帶寬經過之村里,總人口數超過860萬人、建築總數高達250萬棟,其中8樓以上建築高達1萬6千棟,宜儘速研擬經濟有效之耐震工法,方可降低震災損失。有鑑於此,國研院積極規劃相關實驗設施,並經由公開選址程序,由成功大學整合中興大學、中正大學與中山大學之台灣綜合大學系統獲選,擇定於成大歸仁校區設立第二實驗設施。

建置研究新設施 開創防災新紀元

成大歸仁校區位處台南市歸仁區,鄰近高鐵台南站,歸仁校區目前設有成大航太中心、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風雨及風洞實驗室等單位,待第二實驗設施建置完成後,可形成具國際特色之防災研究園區。依規劃第二實驗設施佔地2.9公頃,除辦公空間外,將設置全球唯一可模擬鄰近斷層振動特性之高速度振動台系統與多功能反力牆系統,相關計畫業經國研院董事會通過,正由行政院審議修正中。計畫核准後,預計從明年動工,105年度完成。

待第二實驗設施建置完成後,可大幅提升我國對於近斷層及設備、管線耐震問題相關研究能量,並落實相關法規之研修,降低震災損失。以921地震直接災損規模估計,只要減少5%災損,即能降低超過百億之震災損失。此外藉由位處南部的地利之便,可就近協助中南部高科技廠商及重工業,解決設備及管線等耐震問題,預期可服務產官學界約一百個單位以上,行業類別橫跨高科技、隔減震元件、非結構、重要設備、石化工業等。亦可整合成大等中南部學者專家及相關資源,提供研發平台,培育地震工程人才,並與北部實驗室互補,全面提升地震防災研發能量,建構世界級地震工程研發重鎮。國研院國震中心第二實驗設施之建置除對於我國地震防災科技發展,具有劃時代里程碑之重大意義外,由於設施獨特性,將使我國在鄰近斷層的地震防災研究研究領域上具全球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