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邁向卓越的七堂必修課 責任中凝生的力量 國研院院長陳文華

「我們有做不好的地方,歡迎隨時指正,我們心悅誠服地改進;做得好的,也請給我們掌聲。」對各界的關心,陳院長誠懇且自信地為國研院發聲。

「我誠摯地邀請所有同仁齊心合力、擁抱挑戰。如果要挨罵,就讓我跟各位一起挨罵!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我們可以拼出好成績。」對所有為國研院付出的同仁,陳院長以熱忱、以榮辱與共的信念,要帶全院朝卓越邁進。

陳文華,國研院第三任院長,在學術與教育上所留下的榮耀無數;然而,這次卻是他30多年來首度離開校園。出任國研院院長,對長年沉浸於寧靜學術生活的陳文華院長而言,可以說是生涯上的大轉彎。


arrow2  抉擇關頭,期許與責難間的煎熬

「這是我30幾年來第一次答應離開學校。」自1977年於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完成博士學位後,陳院長懷抱理想,一腳踏入校園,全心投入教學與研究工作,轉眼就是30餘年。對陳院長而言,學術生涯雖辛苦,卻樂在其中,腦中除了思索精進學術、充實教學的各項規畫,幾乎不曾閃過一絲離開的念頭。這次決定出任國研院院長,進退間的拿捏、兩難的心情,陳院長經歷了一番掙扎和心境轉折。

「從來沒有看過像你這麼不知長進的人!」一位非常愛護陳院長的前輩,在多次推薦他出任其他職務未成後,無奈地說出這番話。

另一位長期觀察國研院發展的友人也忍不住問:「明知是要上火線,為什麼還決定一肩扛起?」甚至,在猶豫接任與否的當口,夫人也了投了反對票。

「每個人對人生價值的詮釋不同。在這個抉擇的路口,有一件事在我心中產生很大的影響。」陳院長說到那個令他下最後決定的轉折。

arrow2  兼善天下,責任中凝生的力量

在一次喜宴的場合中,陳院長與一位初中同學並肩而坐。這位同學是新竹地區的名醫,平日寡言,但卻是一路走來默默支持陳院長的好友。那一天,陳院長與同學於席間正好聊到國家大事,沒想到這位好友突然很嚴肅地說:「陳文華,你一定要出來為大家服務,不能獨善其身,自己躲在學校裡面。」

「這席話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震撼。」一位平常如此寡言的人,卻突然迸出這番話,回想起來,真是當頭棒喝。而這也成了陳院長接掌國研院的臨門一腳。

另一個讓陳院長下決心的關鍵,不為別的,就是國研院。

「如果能讓國研院發揮他成立的功能,那麼對國家的幫助會比你在任何一個職務上的貢獻還大。」在下決心的前一刻,陳院長向多位長輩和朋友請益,大家對他的期許與鼓勵,凝聚成向前的動力。當然,更重要的是夫人無私的包容與體諒。佈達當天,陳院長更在致詞時誠懇地感謝夫人,感謝她對接任的決定全然尊重,讓他在這個抉擇關頭,能堅定地選擇做「對的事」。

arrow2  邁向卓越,陳文華和同仁必修的七堂課


事實上,陳院長對國研院並不陌生。過去仍在清大任教時,便曾多次參與國研院部分研究中心的評鑑工作,對各界的負面批評,陳院長早了然於心,因為他也可能曾是當中的一位委員。但他也觀察到,持平而論,國研院大體上的成果很不錯,接下來就是怎麼跨越中心間的藩籬,上下齊心、誠心合作。

要帶領國研院「落實定位、邁向卓越」,陳文華院長和同仁們還有七堂重要的必修課,等待全員逐一修業完成。

第一堂:落實國研院定位 整合國內好人才

也就是實踐「建構研發平台、支援學術研究、推動前瞻科技、培育科技人才」的任務,將國研院打造成國際級的研究中心�實驗室。在這樣的定位之下,建立國內頂尖的核心技術便顯得格外重要;為達成目標,國研院未來發展的核心技術必須具備以下特質:(一)目標要明確、(二)長期發展、(三)成果必須對社會民生有重大貢獻、及(四) 必須與國際接軌。而建立核心技術的當前要務,就是要整合國內優秀研究人才,包括教授和優質研究生等,持之以恆的耕耘,勢必可闖出一番成績。

第二堂:強化跨中心合作 讓參與者獲得加乘肯定

六年前國科會(103年3月改制為科技部)特地結合各研究中心組成國研院,主要就是為了加強跨中心合作。因此,未來國研院須加快腳步擬訂相關制度,其中包含「跨中心合聘研究員制度」,讓所有參與跨中心合作的研究人員或研究中心,都能獲得加乘的肯定,避免因本位主義而使合作流於形式。

第三堂:落實績效管理 競爭與激勵制度兼備

過去六年來,國研院已發展出相當不錯的成果。但如何進一步落實這些成果?現在必須要做的是,在院內建立起「競爭機制」與「激勵制度」;在行政管理上,則須做到更細膩、更周延,這都是全院上下要共同努力的目標。

第四堂:加強與外界互動 優質成果看得見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國研院,除了積極與國內相關學術研究機構交流互動,更須強化與媒體間的良善溝通。藉由具體落實研究交流、業務運作透明化、緊扣社會脈動並與之共鳴,將偏差報導的發生率降至最低,正向呈現優質的成果與貢獻。

第五堂:國際化 活用國研院的軟實力

要成就一個國際級的國家研究中心�實驗室,國際化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活用國研院的軟實力,持續朝以下兩方面努力,對國際化將大有助益:(一)宣傳:透過參與國際會議、發表論文等方式,提升國研院能見度。此外,更將強調論文「質」的提升,發表具重要性的研發成果,爭取登上國際重要學術期刊。(二)國際交流:積極與國際間相關實驗室進行人才交流,一方面促成資源共享,同時培養具國際視野的高階人才。

第六堂:推動科技政策研究 扮演國家科技智庫

國研院所屬之「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將更積極扮演協助國科會(103年3月改制為科技部)於科技政策擬定之智庫功能。長期投入台灣未來發展相關重大議題之研究,如能源、生醫技術、地球暖化、老人化、少子化...等,同時與國內外相關研究團體相互激盪,產出的成果將可作為政府重大決策時的重要參考。

第七堂:發揮國研院「財團法人」功能 活絡執行力與行動力

與董事會以及國科會(103年3月改制為科技部)等相關單位密切配合,透過良善溝通與務實行動,思考怎樣建立一個有彈性而且可執行的制度,活絡國研院的行動力。同時亦須讓院務推動更具效率。

arrow2  找回活力動起來

自接任以來,陳院長便馬不停蹄地到各研究中心和同仁們對談,不僅是為分享彼此對國研院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要找回國研院的活力。陳院長期許全院,在共通制度的原則下,藉由提升服務、研發、育才、以及相關行政工作的運作效率,讓整個國研院動起來,發揮最初成立時以合作創造大力量的精神。

儘管在猶豫接任的過程中承受了莫大的壓力,但憑藉著兼善天下的使命感,陳院長在這生涯的下半場,已決定挑起責任、親自上陣;帶著過去所累積的學術與行政經歷,做足準備,以誠懇和責任和所有國研人一起「PASS」這邁向卓越的七堂必修課。